我會說中文,我可以教中文嗎?
- 日期:2017/10/14
- 地點:史丹福大學 Graduate Community Center
- 時間:下午 2:00 至 3:30
- 講者:葉信鴻
- 主持:何應佑
- 錄影: 上半段 / 下半段
- 相簿: facebook 相簿
內容簡介
灣區哲學非星期五首場講者葉信鴻,從華語教師的角度出發,拋磚引玉,試圖討論Chinese一詞作為語言應該如何翻譯,到中文構詞、語法現象,並對比國文教育和華語教育異同,最後討論文白之爭究竟所爭為何,冀望各領域背景的親朋好友一起來討論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語言問題。
講者介紹
葉信鴻,史丹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語言學以及華語教學。曾於日本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任教6個月、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5 年,自 2014 年起暑假皆於美國明德大學(Middlebury College)暑期中文學校擔任講師。口頭禪:非常好、這個很有意思、一百分。
活動紀錄
灣區哲學星期五由多位曾在美國東岸參加過哲學星期五的有志之士發起,首場活動由 Stanford 的志工群協助借用場地,假 Stanford 校園東邊的 Graduate Community Center 二樓會議室舉行。考量到灣區平日傍晚交通狀況不佳,選在週六下午舉行,故又稱哲學(非)星期五。
此次活動由策劃人之一何應佑主持。依循哲學星期五慣例,活動開始時首先邀請所有參與的來賓自我介紹,又由於參加者眾多,主持人特別要求大家要用「一口氣」完成自我介紹。本次活動包含講者與工作人員,共有57人參加。
待所有與會者都自我介紹完後,便是灣區哲學星期五首場講者葉信鴻登場的時候了。葉信鴻除了是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生,也是位資深的華文教師,長年耕耘非母語者的華文教學。主持人特別介紹到,葉老師桃李滿天下,但是大家叫他「葉老師」並不是尊稱,而是已經內化成大家對他的綽號、親切的稱呼了。
圖說:講者葉信鴻
當路上迎面而來的陌生人對你說「怎樣?」你會不會以為對方不懷好意要問你「看三小」?其實這是初學中文的非母語者,將英文的「What’s up?」轉為中文,所引發的笑話。葉老師首先以數個類似的笑話作為開場,逐步帶領大家進入華文教師的世界中。
大笑之餘,聽眾也沒閒著,馬上得接招,思索葉老師接二連三拋出來的問題。「客氣」跟「有禮貌」有什麼不一樣?「你跟你爸真像」跟「你爸跟你真像」哪個才是正確的用法?在葉老師的引導下,與會的聽眾熱烈地與座位旁的其他朋友交換心得,試圖找出答案。
圖說:聽眾小組討論中
在這些暖身之後,葉老師話鋒一轉,提到了諸多學習中文的迷思。今天到場的來賓,無論來自台灣或中國,全部都是中文的母語者,而作為母語者,我們從小在家、在學校說中文,也受了十多年的中文教育,說中文、乃至讀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麼非母語者是怎麼學習中文的呢?首先要探討的問題,就是中文到底有沒有語法?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我們在小學時總要寫「照樣造句」,便是學習中文語法的過程,而非母語者也是同樣藉由大量的句型,來了解中文的語法。
類似的迷思還包括了,繁體字與簡體字孰優孰劣,注音是不是比拼音更好的音標工具?所謂的台灣國語,到底是一種特色還是不標準的中文?葉老師舉例,在台灣如果遇到字正腔圓、捲舌到位的人,大家會當作他是新聞主播,還是以為是外國遊客呢?葉老師也指出,雖然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是大家其實不應該期待華語教師在語言教學之餘,還要宣揚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那是外交官的工作。」葉老師下了這樣的註解。
圖說:作為母語者,我們對於中文學習其實有一些迷思
作為母語者,嘗試去想像非母語者如何學中文,我們有許多的迷思;而在母語者自己的世界裡頭,也有許的認同問題,而這些認同問題若要一以概之,就是「標準」的問題。舉凡中文、華文、國語的定義,到字該怎麼寫?白話文與文言文該多該少?葉老師雖然透露了自己心中的答案,但是更鼓勵大家去思考自己心中的答案,「畢竟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曾旅居世界各地,精通多國語言的葉老師,總是謙虛地說他唯一會講的語言只有中文。而同樣把中文當作母語的我們,除了利用中文創作與溝通、背誦經典之外,我們真的了解這個語言的規則與語法嗎?在葉老師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我們得以從一個華語教師的角度,初窺非母語者眼中的中文,並嘗試跳出母語者的位置,進而發現諸多跟中文學習有關的迷思與值得思索的問題。
圖說:主持人何應佑
籌辦人員
- 【海報設計】Julia Wang
- 【活動策劃】Cameron Po-Hsuan Chen, Ying-Yu Ho, Ching-Shin Huang
- 【網路直播】Cameron Po-Hsuan Chen
- 【活動紀錄】Po-Nan Li
圖說:本次活動籌辦人員與部分與會者
想掌握未來灣區哲五活動訊息,請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